立场文件提出了七个优先主题和 17 个案例研究,阐述了科学与工程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在 2030 年议程的最后五年加强其影响力。
五年修正航向——偏离轨道的科学与工程世界
DOI:10.24948 / 2025.03
出版日期:30 年 2025 月 XNUMX 日
出版商: 国际科学理事会
主题一:国际科学合作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重要性
- 开放科学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助力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力建设
- 实现可靠且值得信赖的危机应对:开放基于科学的数据政策,增强全球复原力
主题二:科学作为合作与建设和平的工具
- 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金枪鱼渔业的管理
- 利用国际科学合作打击非法采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参考的全球评估
主题三:利用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
- 从研究到影响:通过基于科学的人工智能模型将可持续性数据披露从成本转变为投资
- 将工业二氧化碳转化为水产养殖饲料:挪威北部大规模微藻养殖
- 可再生能源与生态修复:中国青海高海拔地区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模式
- 智慧城市科学:利用城市系统研究重塑中国特大城市的通勤
主题四:衔接科学、政策和多元知识,推动变革行动
- 协调政府间的科学建议:德国科学顾问委员会之间的全国对话
- 修复伯利兹的珊瑚礁:以科学为基础、社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恢复方法
- 整合本土和科学知识体系:大堡礁气候建议
主题五:多利益相关方和跨学科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实施
- 刚果民主共和国上加丹加省社区主导的森林管理科学在行动
- 生姜组织培养促进粮食安全:萨摩亚可持续农业的科学合作模式
主题六:建设科学能力和多元化领导力
- 从内部改革科学:促进全球科学组织中的性别平等
- 哥伦比亚沃佩斯的沉浸式设计和祖传知识助力包容性教育和气候行动
主题七:公众参与和科学素养是科学信任的基础
- 微塑料监测的公民科学:通过环境素养增强马来西亚学校的能力
- 马来西亚青少年学习者的AZ科学和健康素养
距离2030年仅剩五年,科学与工程学正在展现其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的潜力,但这种潜力正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科学自由度下降以及投资不足的威胁。为了保持发展势头,各国政府必须保护科学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支持包容性和跨学科合作,并使政策和资金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科学与工程学可以成为促进和平、公平和创新的有力工具,但其影响力取决于负责任的治理、多元化的领导力和公众信任。
现在是时候通过大胆的政治意愿和对全球合作的新承诺来加强将知识与行动联系起来的基础了。
五年修正航向——偏离轨道的科学与工程世界
DOI:10.24948 / 2025.03
出版日期:30 年 2025 月 XNUMX 日
出版商: 国际科学理事会
封面图片: 朱尔斯·马文·埃吉洛斯来自 Unsplash